美联储“鸽派缩表”落地:流动性博弈再起
本周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维持利率区间不变,但从4月起大幅放缓国债缩表速度(每月削减规模从600亿美元降至250亿美元),抵押贷款支持证券(MBS)的缩表节奏则保持不变。这一“结构性调整”被市场解读为“隐形宽松”——既避免直接降息引发通胀反弹担忧,又通过减缓国债抛售缓解流动性压力。然而,抵押债券缩表持续可能进一步挤压私营部门融资空间(尤其是商业地产和中小企业贷款),加剧美国经济“软着陆”的不确定性。
受此影响,美国抵押贷款利率快速攀升至7.1%,创年内新高,住房市场复苏动能受挫。与此同时,黄金价格无视美元走强,突破每盎司2200美元,反映市场对政策“明鹰暗鸽”的质疑——若美联储缩表未能有效抑制通胀,滞胀交易逻辑或重新主导市场。
地缘政治“双线冲突”加剧避险需求
俄乌冲突与中东局势的持续恶化,正成为扰动全球资产定价的关键变量。乌克兰战场陷入僵局,欧美对乌援助力度下降,但俄罗斯扩大军事生产与能源收入“输血”能力,暗示冲突长期化风险。中东地区局势同步升温,伊朗核问题谈判停滞、红海航道袭击频发,推升原油及航运成本溢价。
地缘裂痕进一步体现在欧盟最新防务计划排除美英参与。这一“战略自主”举措虽意在减少对外依赖,但也可能削弱北约内部协调,加剧全球安全架构碎片化,迫使资金加速涌入黄金、比特币等非资产避险。
新兴市场“冰火两重天”:土耳其闪崩与亚洲政策定力
新兴市场内部剧烈分化:土耳其伊斯坦布尔100指数单日暴跌8.7%,触发两次熔断,主因央行外汇储备骤降引发本币贬值恐慌,叠加地方选举前政治不确定性升温。相比之下,中国央行维持LPR利率不变,凸显“以我为主”的政策定力,通过结构性工具稳楼市、保增长,但内需疲软仍制约复苏弹性。
AI叙事退潮:科技泡沫进入“压力测试”阶段
年初以来狂飙的AI概念股显露疲态,英伟达、超微电脑等龙头股高位震荡,市场开始质疑算力军备竞赛的盈利可持续性。当前美股七巨头(Magnificent 7)市盈率中位数达35倍,远超标普500指数的21倍,一旦美联储降息预期延后或企业财报不及预期,高估值板块面临剧烈调整风险。泡沫演化路径可能分为两种:一是业绩证伪引发的“硬着陆”,二是资金向基础设施层(如电力、冷却系统)扩散的“软切换”。
市场前瞻:警惕“政策-地缘”共振冲击
当前全球市场处于微妙平衡:一方面,美联储放缓缩表托底流动性;另一方面,地缘冲突与债务风险压制风险偏好。投资者需关注两大转折点:
有话要说...